大竹县人民医院突出关键重点 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
大竹县人民医院作为全省27家县级公立医院取消以药补医改革试点单位之一,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相关要求,坚持公益性,突出关键重点,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。
1.拓展优质护理服务。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。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,优化护理服务流程,营造轻松和谐的住院环境,落实护士包干、分管病人和护士床边工作制,提供全程优质护理和个性化护理,实行主动服务,感动服务,赢得了患者的满意和尊重,缓和了医患矛盾。
2. 增添便民措施,提供优质服务。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,大力解决 “三长一短”现象,增设挂号、收费窗口,并实行挂号、收费一站式服务,实行不间断门诊,完善院内就诊流程图、标识系统,实行检查、手术无节假日;增加专家门诊的医生和座诊天数,方便病人看病就诊。实行70岁以上老人看病免挂号费,对现役军人、烈军属、伤残军人、实行“双优先”,多次开展对困难患者捐款活动,得到社会和患者的肯定。
3.加强院务公开,加强民主监督。认真落实《卫生部关于全面推行医院院务公开的指导意见》,健全院务公开工作的领导体制、协调机制和办事机构,制定落实院务公开工作目标、计划和措施,积极开展院务公开工作。通过不断创新向社会、患者、职工公开院务,加强了医院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,规范办事程序,增强决策事项的透明度。
4.全力实行取消药品加成。医院从2012年10月1日起率先在全市县级公立医疗机构中取消药品加成。所有药品在国家规定的销售价格基础上医院还与经销商协商,进一步降低进价15%以上并零差价销售给广大患者,一年多来,取消药品加成工作效果显著,累计让利于民近2000万元,极大了减轻了患者负担。
5.积极启动临床路径、单病种限额付费工作。根据医改要求,医院制订了《大竹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》,专门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,各临床科室也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小组,确定了个案管理员。在各住院临床科室均选定1个以上病种开展了临床路径工作。在医保病人中启动了单病种的限额付费,均达到县医保局和新农合中心的要求。
6.卫生对口支援工作。按照上级要求,做好县域内6家乡镇卫生院和九寨沟县2家乡镇卫生院的对口支援工作。对支援卫生院参与诊疗患者,举办学术讲座,免费培训业务人员,带动乡镇卫生院开展适宜新技术、新项目等,实现了与全县50家乡镇卫生院在双向转诊、资源共享、规范管理、技术协作等多层面的全面合作,为老百姓搭建了共享优质医疗资源的就医平台。
7.积极承担社会责任。在医疗服务过程中,始终把社会公益性放在首位。不定期深入社区、乡镇、学校开展义诊义检活动,为特困户和三无病人提供医疗援助,扶助贫困学子上学,向遭受水灾、雪灾、旱灾、震灾地区捐款、捐药等,大额减免特殊病人医药费用,对“三无病人”、“优抚对象”等免挂号费用、注射费用、部分住院费用,仅2013年,免挂号27339人次、金额9.22万元,免住院费用28人次,金额14.25万元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。
该院虽然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,但公立医院的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,也是一项长期的过程,在接下来的工作中,该院将继续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,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,更好地服务于群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