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吸内科医生王誉峰为患者做“支气管镜检查”
当前,正是大竹县人民医院“创三甲”工作的关键时期,衡量一家医院医疗水平的标准除了“等级”之分,更重要的是医疗技术水平的高低。近期,大竹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采用“灌洗液细胞分类计数及支气管镜肺活检”成功诊治一例“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”患者,同时,这也是达州市首例采用“灌洗液细胞分类计数及支气管镜肺活检”治疗好转的罕见性“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”病例。
患者曾某某,女性,今年44岁,两年多前吸入有毒有害气体后开始出现咳嗽伴呼吸困难,曾在其他医院治疗多次,但均未治愈,咳嗽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常反复。2020年4月6日,患者因病情加重入住大竹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,随即对其进行了血常规和胸部CT检查,结果显示患者的EOS(嗜酸性粒细胞)高达6.45×109/L,胸部CT显示双肺散在磨玻璃渗出影,行支气管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。“这类疾病很少见,以前我们都会让患者去重庆或者成都治疗。”患者的主治医生王誉峰告诉我们,该病除了罕见之外,其诊治方法也相对比较复杂,他曾经在中日友好医院进修学习,结合自身进修经历,借鉴大三甲医院的先进诊治经验,联合放射、检验、病理等科室开展多学科协作,对该患者进行了相关检查,为其进行“灌洗液细胞分类计数”,嗜酸性粒细胞结果显示为38%,TBLB(经支气管镜肺活检)回示黏膜慢性炎,嗜酸性粒细胞浸润,最后确诊为“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”。
明确诊断后,主治医生王誉峰与科主任蒋洪海商议,对其给予了泼尼松,辅以钙尔奇、阿法骨化醇、泮托拉唑、复方磺胺甲恶唑等治疗,患者病情好转出院。时隔1个月,患者返院回访,喘息症状无复发,复查血嗜酸性粒细胞正常,胸部CT双肺病灶吸收。“太谢谢王医生了,他精湛的医疗技术,解除了困扰我近3年的顽疾,大竹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就是高。”患者在出院时激动地说。
据了解,此病例是大竹县人民医院采用“灌洗液细胞分类计数及支气管镜肺活检”成功诊治的第一例“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”患者,同时也是达州市首例经临床、影像、检验及病理多学科协作,采用“灌洗液细胞分类计数及支气管镜肺活检”治疗好转的较罕见的“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”。诊断此病例约20天后,呼吸内科再次结合影像、血清学、支气管镜灌洗液细胞分类计数诊断了一例因无肌病皮肌炎(抗MDA5阳性)所致的间质性肺病。这项技术的成功运用,意味着大竹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依托支气管镜检查、肺穿刺活检、胸膜活检等检查技术,在对肺部感染性疾病、气道疾病、肺占位性病变,胸腔积液等呼吸科常见病诊治的基础上,有能力对间质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疑难病例进行诊治,医疗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。
自大竹县人民医院吹响“三甲”创建的号角以来,全院上下拧成一股绳,卯足一股劲,从领导班子到普通职工,从临床一线到行政后勤,一千多名竹医人以打赢“创三甲”攻坚战时不我待,完成“创三甲”任务只争朝夕的斗志,投入到“三甲”创建工作中来,不断强化医院内涵建设,持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,全力以赴争创“三甲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