院党委副书记、院长罗万祥(左二)莅临现场观摩指导
为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,加强医院“创伤中心”建设,增强各科之间的应急协同配合,规范创伤患者的救治流程,6月3日下午,大竹县人民医院组织开展了创伤急救应急演练。院党委副书记、院长罗万祥,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孙爱斌莅临现场观摩指导。
演练现场
当日下午15时,罗万祥院长宣布演练活动开始,演练人员迅速就位。15时06分,急诊科接到120报警电话,在二环路与五一桥交接处附近发生一起车祸,造成5人受伤,其中一人伤势严重。伤情就是命令,接到急救电话后,调度员立即通知派遣一线、二线2辆救护车赶赴现场,并及时将事件上报至相关科室和院领导,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。
演练现场
院前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,通过检伤分诊把轻重伤员分类标识,优先处置危重伤员,同时将现场情况报告给院内,迅速将伤者转送回大竹县人民医院继续救治。与此同时,急救绿色通道全部开通。患者甲送入急诊科在完善血常规、交叉配血、输血前检查及床旁彩超等相关检查后,诊断为创伤性失血性休克、脾破裂,需立即手术,而此时患者突发心脏骤停,医护人员立即对其行心肺复苏,经抢救后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,随即送入手术室手术治疗。
此次演练,内容涉及120调度、院前急救、院内抢救、各科室沟通协调等多个环节,重在提升应急反应能力,检验流程的合理性、规范性和高效性,院内院外的沟通衔接机制,同时考察首诊负责制、危重患者抢救制度、查对制度、会诊制度、交接班制度等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。
总结点评
演练结束后,罗万祥院长、孙爱斌副院长及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对本次演练进行了点评。大家给予了充分肯定,认为急救团队反应迅速、操作熟练,各科室配合及时、高效,院内院外无缝衔接,绿色通道畅通,体现了较高应急救治水平。罗万祥院长勉励大家要再接再厉,继续提高急救意识,强化自身素质,保持良好面貌,努力形成良性循环,为医院顺利通过“三甲”评审贡献力量。